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疾病书写的古今演变及现代性转化以明清和现代(2)

来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的运动,巴金笔下的“疾病”在传统的外衣下,其内核发生了质变,身体之疾就是思想之疾,巴金刻意用新旧两种思想的冲突来凸

“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的运动,巴金笔下的“疾病”在传统的外衣下,其内核发生了质变,身体之疾就是思想之疾,巴金刻意用新旧两种思想的冲突来凸显新思潮的锐不可当。与巴金不同,张爱玲认为“五四”是无情的,她总是与历史保持距离进而虚化历史,并力图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自己的人生哲学,但她还是无奈地看到,她所爱的颓靡守旧的普通人,在新的潮流面前,“疾病”同样以象征的方式暴力地将他们绑架进现实。《金锁记》中,七巧的丈夫“坐起来,脊梁骨直溜下去,看上去还没有三岁的孩子高”,畸形的身体是张爱玲对高门深院中人们的形象表达,被压抑的七巧也因此似乎就“过上了残废的气”,她在对儿女的疯狂控制中妄图自我救赎,从而也就在恶母的路上越走越远。在《花凋》中,父母是寻常守旧的父母,恋爱是一种没有选择余地的身不由己的恋爱,张爱玲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不愠不火的、没有剧烈的矛盾冲突却日益走向死亡的门内世界,一个旧式女子川嫦就在这里走向了年轻生命的终点,疾病所带来的畸形的身体在川嫦的身上得到了最为震撼的展示,在川嫦疾病日益加重时,她的“脸像骨架子上绷着白缎子,眼睛就是缎子上落了灯花,烧成两只炎炎的大洞”,李妈背她下楼,她“趴在李妈背上像一个冷而白的大白蜘蛛”,她上了街,发现“到处有人用骇异的眼光望着她,仿佛她是个怪物”,恐怖的审美效果在这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张爱玲笔下的人物都如同她自己的父亲一样,“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活在了有着“古墓的清凉”,“永远是下午,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私语》)的房间中,等待着末日的来临。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疾病和丑怪的身体是她对旧式人物的想象,象征着维系了千年的时代正在腐朽。

“孤岛”上海特殊的政治环境、张爱玲本人“岁月静好”的生活态度,这些都使她笔下的现实与巴金大有不同,但是在将“疾病”作为一种叙事的策略上,二人却异曲同工。无论是巴金笔下的梅表姐、克明,还是张爱玲笔下的各种旧式人物,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对于社会的某种游离和边缘状态,他们都无法在社会的潮流中寻找到他们的位置,疾病都是他们生存状态的外在表现。因此,疾病和死亡作为“旧”的象征,也无可辩驳地成为有利于现代性认同的书写工具。

二、 疾病的治疗:现代医学的发展

现代医学起源于十六世纪中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叶已经颇具规模,现代医学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式,建立在生物学、现代物理和化学的学科基础上,通过人体解剖研究人体结构,用病理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生成,这种科学的诊疗方法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举足轻重。

现代医学传入中国源自十六世纪传教士的传教,但西医的传入在明清小说中并没有得到详细的描述,关于疾病的治疗,明清小说中用得较多的还是中医的诊疗方法,或者是一些神秘的宗教力量。中医以养生调和的思想为基础,治疗疾病的重中之重是治“心”,通过治“心”/“病”来达到治疗个体生命进而疗救社会的目的。一个“贪”字概括了作者对于西门庆肉体的疾病以及整个社会病因的诊断,“所谓贪,就是将人的存在定位在身体欲望的满足之上,建立在对外在之物实在性的认识上。这种自信本心,惟心是从,执持于物,惟物是求的执我和执有,自会导致人的道德迷失、存在迷失和形上迷失”。[注]冯文楼:《四大奇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01页。欲望在定义身体的同时也摧毁了身体,西门庆们最终都暴病身亡。与西门庆等人正相反的是,他的大老婆吴月娘却得到了善终,作者将其原因归结为“此皆平日好善看经之报也”。致良知、回归道德之心、在宗教治疗的框架下重启敬畏之心,是《金瓶梅》治“心”的根本。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也有所表现,如“风月宝鉴”在治疗贾瑞贪色而致的疾病时,展示了治“心”的力量,镜子正面反复出现的骷髅,是对欲望的惩戒,可惜贾瑞却照了象征纵欲的镜子的反面,最终疾病加重而亡。

治“心”除了治贪欲以外,还是对完美人格的塑造。《红楼梦》中常常出现一些药方,这些药方既能治疗疾病,而且,治疗的过程也是个人朝着完美人格的成长过程,“冷香丸”就是典型代表。小说第七回谈到癞头和尚对宝钗疾病的诊治:“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冷香丸”要取四种白花各十二两,用特定时节的雨、露、霜、雪各十二两调制成丸,用黄柏十二两煎汤送服,虽然这一药方从未在传统中医典籍中出现,但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冷香丸中的几种花都是性寒去火的药,这抑制住了宝钗“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 “热毒”象征个人意识,唯有通过“冷香丸”对个性的规训和抑制,符合传统伦理的女性形象才趋于完美,因而宝钗也才能被父权所认证并与宝玉结婚。而且,据脂砚斋对此药方的点评,冷香丸的配料都是要用十二两,是因为“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但“薄命司”的十二钗中唯有宝钗的疾病得到了治疗。不幸者如林黛玉,癞头和尚也给她开了“药方”,即“不见生人,不流眼泪”,但是黛玉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没有采纳他的“药方”,最后因为忧思过多咯血而亡。

文章来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网址: http://www.zhsyzdyzlzz.cn/qikandaodu/2021/0708/1381.html



上一篇:不撒谎的诊断书
下一篇:成年礼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投稿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编辑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版面费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论文发表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