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10/30]
溶栓后并发症诊断与处理,这些知识点要掌握丨(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18年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管理指南推荐:阿替普酶治疗(有或无血管内治疗)24小时内抗栓风险仍不确定。在存在合并症的情况下,如果抗血栓治疗
2018年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管理指南推荐:阿替普酶治疗(有或无血管内治疗)24小时内抗栓风险仍不确定。在存在合并症的情况下,如果抗血栓治疗可以提供显着益处,或者如果没有抗血栓治疗带来显着风险,则可以考虑这种治疗。 (IIb, B-NR)
溶栓后脑水肿
1.概述
血栓形成后脑水肿通常发生在溶栓后24-48小时内,可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神经功能恶化、改变意识,严重水肿可能会发展为脑疝。溶栓后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患者溶栓前较高的NIHSS评分、高密度脑动脉征象、梗塞早期征象、治疗延误等有关。
溶栓后脑水肿的机制:
在理想情况下,溶栓后及时对闭塞动脉和缺血半暗带进行再通,再灌注会减少最终的梗死体积.但实验数据表明,后期再灌注会增加梗死体积,破坏血脑屏障,导致灌注后脑水肿和出血转化。
细胞毒性水肿主要是由能量衰竭和缺氧膜去极化以及随后钠离子在细胞内积累,导致水分内流和细胞肿胀引起的。血管源性水肿的主要因素是血脑屏障的破坏,这导致蛋白质和液体从血管内空间到间质和细胞的渗透性和流动性增加。
有研究表明,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脑水肿,提示脑水肿与梗塞的大小和部位有关。此外,溶栓后出现高血糖或血压升高的患者也容易出现脑水肿,可能通过破坏血脑屏障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
2.治疗方法
溶栓后脑水肿的治疗措施包括将床头抬高30°,使用脱水药物、利尿剂和激素,手术切除骨瓣,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总结
溶栓后并发症导致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早期再通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 p>溶栓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溶栓后并发症的治疗需要综合全身条件,靶向治疗方案有限,缺乏大数据支持的治疗效果;< /p>
如何减少溶栓后的并发症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易迈通主编:马连生:溶栓后并发症的处理策略。天坛汇2019.
—END—
来源:最后的多巴胺
文章来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网址: http://www.zhsyzdyzlzz.cn/zonghexinwen/2021/0728/1409.html